關鍵詞 |
,輕質碳酸鈣(碳酸鈣) |
面向地區 |
保質期 |
12個月 |
|
售賣方式 |
袋裝 |
儲藏方法 |
常溫 |
原料來源與預處理
輕質碳酸鈣:
原料:高純度石灰石(CaCO?≥95%)、焦炭(煅燒燃料)。
預處理:石灰石破碎至5-10cm,去除硅、鎂等雜質。
重質碳酸鈣:
原料:天然方解石、大理石、白堊(CaCO?≥98%)。
預處理:粗碎至1-3cm,水洗除黏土雜質。
差異:輕質對原料純度要求更高,重質依賴礦石物理性質。
輕質碳酸鈣工藝優化方向
CO?循環利用:捕集煅燒排放的CO?用于碳化,降低碳排放。
納米PCC制備:
模板法控制晶型(如立方體、鏈狀)。
表面修飾提升分散性(用于功能性食品)。
連續碳化技術:替代間歇式反應,提率。
重質碳酸鈣工藝優化方向
超微粉碎技術:
氣流磨+分級聯用,生產D97≤3μm食品級粉體。
表面改性:
鈦酸酯偶聯劑處理,提升與有機物的相容性(如食品包裝材料)。
干濕法結合:濕法研磨后噴霧干燥,兼顧細度與成本。
輕質碳酸鈣:化學式為CaCO?,通過化學沉淀法生產,顆粒細(2-10μm),密度低(0.5-0.7 g/cm3),比表面積大,白度高(≥92%)。
重質碳酸鈣:由天然礦石(方解石、大理石)機械粉碎制得,顆粒粗(10-45μm),密度高(1.0-1.2 g/cm3),比表面積小,白度稍低(85-90%)。
區別:輕質為化學合成,重質為物理加工;輕質活性更高,重質穩定性更強。